马背上的来客
——记营山县盐井优秀教师伍发明
公众记者 魏小鹏
他,二十四年如一日,勤勉尽责站讲台。
他,常年患病,却依然坚守教师岗位,从不拖延一天,哪怕一秒。
他,盐井小学优秀教师——伍发明。
九月,初秋,经过雨水的洗涤,到处充满清新的气息。又到一年开学季,漫步盐井校园,大家都格外忙碌;有的忙于布置工作,有的忙着清扫教室,有的忙着报名,有的驻足收发室……十分抢眼的是收发室旁的一匹马。怎么,马帮都到盐井来招揽生意?带着疑问,记者走进了收发室,跟林兴茂会计寒暄几句后,瞧见旁边一位四、五十的中年人,面带憨态,略显腼腆,神情专注,半蹲着身子一本一本地数着课本份数,全然不顾清早被雨水浸湿的整个下半身雨迹还没干。不时有老师进来打招呼:“伍老师好,近来身体怎么样?!”“还好还好,谢谢关心。”他抬抬头,打打招呼,又埋头用心数起课本来。
经打听,哦,他就是伍发明伍老师。顿时,一个早己在脑海中成形的形象立马展现出来。他——营山盐井人民的好老师伍发明,二十四年如一日,勤勉尽职为教育,三尺讲台书人生。翌日,借该校校长易雪峰到村里安排工作之机,一并来到石坝村小。
响应号召 扎根教育二十四春秋
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,走过杂草齐腰的小径,路上少有行人,不时有山鸡扑腾而出。趟过小河,仅有的几个桥蹲就构成了简易的石桥,走了二个多小时,终于来到石坝村办小学。室内,书声朗朗,欢歌笑语,些许家长陪同孩子了解近况,关心孩子的成长。如今的石坝村小;有二、四、六年级三个班,复式班教学,学生人数也由鼎盛的八九十人锐减到29人,再加上十余幼儿同学,一位教师两夫妇,构成了村小的全部。
因为二次碰头,伍老师也一扫前几日的拘谨,大家亲切地攀谈起来。听他说,自八九年从事教以来,先后在盐井六村金花村代民师六年,由于七村教育资源紧张,山高路远交通不便,大家都不愿意去,七村党支部多次向乡上和学校要人,提出解决当地的办学条件的要求,并指名道姓要他回七村从事教学工作。也许是“生于斯,长于斯”的情怀,也许是道德责任使命感的呼唤,总之,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了七村,一干,又是十八年。
夫妻同心 齐心协力为教育
“十五的月亮,功勋章有她的一半。”提到伍发明,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爱人——营山县十五届人大代表——廖淑碧。这个精干、瘦弱、朴实的女人,一直默默地守候在他的背后,不离不弃,始终如一,承受巨大的压力,甘当平凡的女人。从八九年两人结婚至今,夫唱妇随,男耕女织,没红过脸,没拌个嘴,丈夫教学,妻子蒸饭;丈夫补课,妻子就养些鸡鸭,种些蔬菜,补贴家用,日子虽然过得清贫,但也实在。以前,瞧见村里的青壮劳力大都外出务工,留在乡村的“386199”部队,都是些孤寡老人和孱弱少年,夫妻俩合计,就利用周六周日义务、免费为大家补课,既提高教育质量,又能照顾乡邻,何乐不为?就这样,该村的教育质量始终名列片区前茅,大家都看在眼,记在心,连前教办主任郭荣,几任校长黄继东、张毅都积极为他奔走,想解决他的身份问题。
临近晌午,营养面包、牛奶也终于送到学生手中,面包一尘不染,牛奶干干净净,而这,却是他租马驮至河边,再背回去。常人两个多小时的行程,而他早就练就飞檐走壁、健步如飞,如履平地的功力,只需一个半小时。包括学校的蒸饭设施、翻修教室、平整场地、维修桌椅的器械,无一不是自己出资用马驮,用人背回来。
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
2010年11月5号,对一般人来说再正常不过,但对伍老师一家来说却是充满悲情的一天。在赶往完小汇报的途中,由于常年累月艰辛工作,加之营养不良,他晕倒在山路上,意识模糊,爬不起来。旁人赶紧送往医院,检查得知他患有慢性重度肝炎、胆囊、胆囊息肉、轻度乙腺炎。前前后后花去八万多,当初每年两千多的收入显然不足以弥补这巨大的资金缺口,东挪西借变卖家什之后,至少还背负六万多的债务。
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。得知噩耗,他教过的20多个在营中、营二中的学生,自发守候着营山县人民医院的病床旁,送来鲜花,果篮,泣不成声,盐井小学的全体师生也赶紧捐赠了4300多元,东升政府也慷慨解囊,杯水车薪远不能解决问题,但却凝聚着政府、师生和乡民的深情厚谊,令伍老师深受感动。
刚一出院,他就立马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工作中,全然不顾医生要求静养一年的建议,只是请村卫生所的人晚上打点滴、输液,现在,仅仅药费一年就要三万多。问及此,他说,我舍不得这群孩子,我耽误不起这群孩子,我至少肩负二十九个孩子的梦想和希望。也许是他的善行、他的执着,他的敬业感动了大家,从几任校长、包括外来支教的志愿者都希望宣传和报道他的先进事迹,他都一一婉拒。
也正是他,不仅仅自己、家属,连儿子都是党员,在跟他儿子的通话过程中,他儿子不无遗憾地说,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父亲的身体,毕竟,年纪大了,常年教学带来的后遗症也多了,债务和欠款自己还能每年还一点,但是,父亲的养老如何办?病情加重怎么办?那群孩子如何办?
“他是个老实人,也是个好人。”盐井乡场上的一位摩的司机充满深情地感慨道。
后记;几天接触和交流,数度令我哽咽,几欲出声。能够守得清贫,耐住寂寞,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,坚持坚守岗位,难道,他不正是我们社会的脊梁吗?
中国公众新闻网责任编辑:张前进 |